数字经济时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如何更好地解决?
7月8日,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开放研究计划启动仪式暨首届学术研讨会上,多位专家热议小微企业融资难题。专家普遍认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金融支持小微企业需要从要素投入型增长变为创新驱动型增长,借助数字技术,打造“滴灌工程”精准扶持小微企业。
对于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长期存在,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表示,国内的金融体系呈现两个特点,一个是政府干预比较多,另外一个是银行强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天生有一些缺陷,原因就是传统金融体系在考虑风控的时候,要看抵押和担保。上海交通大学中国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张春认为,与国外相比,国内征信体系的覆盖度上仍有缺乏,金融体系的激励机制和服务模式也很难对中小企业进行服务。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构建多层次的金融服务体系,比如路边摊和微型企业,也应该纳入金融的支持范围。
“自己做一个小生意,一方面养活了自己,同时还能解决就业问题,从这点上说,支持路边摊、夫妻店,就是在帮助国家解决就业问题。”贝多广说,现在通过数字普惠金融,这些人通过数字支付与我们的非银行机构建立起了某种联系,使得他们的行为数据、信用记录,得到了很有效的使用,这样他们可以得到金融、保险、信贷服务,将来甚至可以为他们提供理财服务。
浙江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院院长贲圣林认为,金融科技正在解决数字经济时代的普惠问题,科技会驱动小微金融的便利性。他以网商银行的“310模式”为例,建议在小微信贷方面建立“滴灌工程”,把每个小微企业都当作一棵植物小苗,要将金融服务打造成精准化的滴灌工程,畅通小微企业的融资渠道。
黄益平表示,随着中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过去的要素投入型增长应当变成创新驱动型增长,中小企业作为中国企业界最重要的创新驱动力必须得到充分支持,从而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提供足够的动力。从这个角度来说,伴随着经济进入新的阶段,金融需要创新。
这一问题也将有更为明朗的解决方案。例如,支付宝于近日宣布,未来3年将通过免费提供数字经营工具等方式,至少为小商家节省500亿元成本,力求不让一个路边摊在数字经济时代掉队。支付宝总裁倪行军表示,小商家想搭上数字经济时代的列车,数字化经营是必由之路,并希望更多企业一起联合帮助小商家。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网商银行、口碑、饿了么等阿里巴巴体系的企业已经宣布加入小商家减负计划,还有一些支付宝的合作伙伴也加入了小商家减负计划,如人力窝、青团社、禧云等,他们通过提供用工招聘服务、社税服务工具、数字营销工具等小商家做生意最需要用到的各种服务来帮助小商家节省更多成本、提升运营效率。
来源:农村金融时报, 作者:魏再晨